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七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章 (第5/6页)

为交换条件,这一来吴景濂便得以议长的身份,做宴请外宾的主人。魏太太深知吴景濂以未能蝉联议长,引为莫大憾事,所以一听他的话就懂了。
  至于汤化龙的那句话,言外之意是如果段祺瑞用强硬手段解散国会,哪里还会有什么议长?就算议员不承认已被解散,仍旧视他为众院议长,他又何能以“妾身不分明”的国会“当家人”,去“主持中馈”?这一层曲折,自然只有身历其境的人,才能默喻。
  “吴大爷,汤先生,”大东问道,“你们倒是在打什么哑谜啊?”
  “小姐,叫我一时怎么讲得清楚。”吴景濂放下叉子,身子靠在椅背上,摩着鼓起的腹部说道,“这样的好饭,不知道还能吃几顿?”
  这话就大有深意了!而且也不是一句得意的话,魏太太便向女儿使个眼色,示意她不要胡乱开口。
  “魏太太,谢谢你!”汤化龙仍旧是匕鬯不惊的神态,“今天这顿饭,吃得太好了。”
  “哪里,哪里!”魏太太问道,“是要咖啡,还是红茶?”
  “大东,”吴景濂插嘴说道,“劳驾煮一壶普洱茶消消食。”
  大东点点头起身。魏太太便说:“请客厅里宽坐吧!”
  一到客厅,汤化龙迫不及待地要打听魏太太的身世。吴景濂想了一下答说:“这位太太有许多国际关系。她的出身是——”
  魏太太出身汉军旗,她的丈夫本姓虽是魏,却早已改了满洲名字,名叫德照,跟庚子年为拳匪所杀的内务府总管大臣立山,是总角之交。那时看准了能办洋务是条升官发财的好路子,所以在戊戌政变以前,就央托立山替他在当时权势炙手,外交、财政一把抓的翁同龢与张荫桓面前说一句话,得以派到法国公使馆去当随员,随后又调德国、调奥国。魏太太在欧洲到过好些地方,她本就善于切割烹调,在欧洲每到一处,必定访求名厨,为了学做一样名菜,可以接连十天半个月,每天去吃那一道菜,体味揣摩,尽得诀窍。其间感动名厨,自愿倾囊相授,亦是常事。
  庚子以后,德照一病不起。魏太太带着大东回国,不久再醮,在生下小东后,又成寡鹄。她有个懂星命之学的亲戚,替她推算八字,说她的命局极奇,不能居名,凡事有其实而无其名,倘或名实相符,不是克了他人,就是殃及本身。
  汤化龙也略谙子平之学,听到这里,不由得大感兴趣,打断吴景濂的话问说:“这是怎么回事?有这样的命运吗?其故安在?”
  “你问我道理,我可就说不上来了。”
  正说到这里,大东带着一个老妈子来送煮好了的普洱茶,看吴、汤二人住口不语,便知有不愿让她听见的话,所以悄悄退了出去,两人方得重拾中断的话头。
  “好吧,不必计道理,只讲事实好了。”汤化龙问道,“那人怎么说?”
  “那人说,她是极贤惠能干的主妇,但不宜室宜家,一当了主妇,必定克夫。”
  “这是有应验了。还有呢?”
  “还有,命中多贵人。通常说命中有贵人,是得贵人之助,能够逢凶化吉。她的贵人不然,是她助贵人之处多,贵人助她之处少,亦不能居于贵人妾媵之列。”
  “这是一定的。”汤化龙点点头,“不是说她不宜室宜家吗?”
  “不光是如此,还有个更妙的说法,命中多子,但没有一个是她自己的——”
  “慢来,慢来!”汤化龙先打断了他的话,然后放低了声音问道,“论孤鸾寡鹄的命,可以这样说吗?”
  “直言谈相,有何不可?”吴景濂笑道,“她自己都不以为忤,何用你替人家心里不安?”
  汤化龙想来不错,不觉失笑。“这一说,她不是天生走的桃花运吗?”他紧接着又说,“多子又没有一个儿子是她的,怕只有八大胡同的姑娘,才有这种命。”
  “也可以这么说。不过她到底不曾沦落风尘。”
  “就是这话啰!”汤化龙问说,“既然不是身不由主,生了儿子,自己抚养,又有何不可?”
  “自无不可。不过,她到底是寡妇的身份,肚子一大,得想办法,要找‘换骨神方’。岂不是有子而无子?”
  “‘换骨神方上药通’!”汤化龙念了一句李商隐的“登厕”即兴,而被误解为描写堕胎的诗,“原来如此!”
  “她也生过两个儿子。为了遮人耳目,一个是请人装假肚子,自己拼命把肚子勒小,她这里发动,装假肚子也发动了。一生下来,只知道是个男孩,看都没有看一眼,就让人抱去了。白替人养儿子,还花多少钱,担多少心,费多少事!实在划不来。所以下一次改弦易辙了。怎么改法呢——”
  改了到日本去待产,安安稳稳生下来,也是个白胖儿子。不道那年日本流行猩红热,养了三个月就夭折了。
  “那人算她的命,不要讲名义,讲实际,爱干什么干什么。只要不悔,逍遥自在一辈子。如是云云,就形成她这么一个看上去神秘莫测的人物。”
  汤化龙静静地听完,自然而然地问出一句话来:“莲伯兄,你何以知道得这么清楚?”
  “她自己告诉我的。”
  汤化龙恍然大悟。“她特为到日本去生的那个儿子,一定也是泰伯之后吧?”他问。
  泰伯是吴氏的始祖。汤化龙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