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桃花扇 (第9/30页)
杀良心,一口咬定了侯方域,“我的话,凿凿有据。瑶草兄,你若不信,只管派兵到秦淮河房,李贞丽院中去搜查,必可以搜出侯方域与左良玉往来的私书。” “这太冤屈他了!”杨文骢忍不住要说公道话,“就拿这一次来说,侯方域用他父亲名义给左良玉写的信,投递以前,我就看过,十分恳切。如何反倒疑心起他来?” “龙友不知,那书中都有字眼暗号,外人哪里晓得?” “是啊!”马士英点点头,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。不然,南京定有祸事。地方治安,是我的责任,缉捕奸宄,疏忽不得。我马上派人访拿!” “这才是!”阮胡子很高兴地说,“一路哭,何如一家哭!瑶草兄,除却此人,功在地方。” 这一恭维,马士英立刻就要动手,看着他妹夫杨文骢说:“老妹丈,就此同行吧!” “不!不!”杨文骢五中如焚,强自镇静,“舅翁先请,我随后就来。”说完,拱一拱手,匆匆奔出清议堂。 奔出清议堂,赶到李家院,已近黄昏。未曾敲门,先听得歌喉婉转,杨文骢到底是雅人,便不忍搅断,凝一凝神,细细听去,在穿云裂帛的笛声中,香君在唱: 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,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,良辰美景奈何天——” 笛声顿歇,有人喊道:“错了,错了!美字一板,奈字一板,不可囫囵吞枣连下去。重来!” 说话的声音好熟,杨文骢想一想记起来了,是河南固始人,原名周如松的苏昆生,昆曲名家,正在教香君唱《牡丹亭》。 香君重唱那阕《惊梦》的《皂罗袍》: “良辰美景奈何天,赏心乐事谁家院?朝飞暮卷,云霞翠轩,雨丝风片——” “又不是了!”苏昆生打断曲子说,“丝字是‘务头’,要在嗓子内唱。” 能得采的好腔,叫作“务头”,自然不可轻易放过,香君便整顿精神,着意又唱: “雨丝风片,烟波画船,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。” “妙,妙!”苏昆生高兴地说,“这就一丝不错了!再往下唱,唱那阕《好姐姐》!” “莫唱《好姐姐》了!”杨文骢在门外大声喊道,“快请侯哥哥!” 里面弦歌顿歇。停了一下,开出门来,是苏昆生,“杨老爷,”他说,“天色已晚,倒还有兴致来闲逛?” “哪还有心思闲逛?”杨文骢问道,“侯相公呢?” “在听香君唱曲。” 正说着,侯方域步履从容地踏了出来,望着杨文骢说:“杨兄高兴,也来消夜?” “侯兄,侯兄,天大祸事来寻你了!” 听得这一声,李贞丽母女无不大惊失色,相将而出,睁大了眼,看看杨文骢,又看看侯方域,仿佛他们脸上就写明了什么天大祸事似的。 侯方域倒还从容,“如何是天大祸事?杨兄,”他指一指李贞丽母女,“休惊吓了她们!” “这是瞒不得的事!”杨文骢顾不得那许多,率直而言,“今日清议堂议事,阮圆海当着大众,道你与左宁南有旧,常通私书,要做他的内应。当事诸公,颇有人听了他的先入之言。” 这话在侯方域,所引起的不是惊恐,是愤怒,寒着脸问:“当事诸公是谁?熊明遇?” “不是,不是!熊明遇今日不在场。” “然则,”侯方域问道,“必是令亲?” “杨老爷的亲戚是哪个?”香君插进来问。 “还有哪个?手握兵符的凤阳马总督!”侯方域答道,“他们是郎舅至亲。” “这就是杨老爷的不是了!”香君侃侃直言,“侯相公修书与左宁南,道的何事,他们不知,杨老爷是再清楚不过的,如何不与侯相公分辩?” “如何不分辩?无奈他们不听!” “郎舅至亲,哪有说不明白的道理!杨老爷,想来你是畏惧令亲,不敢作声?” “香君!”面有窘色的杨文骢,用嘶哑的声音说,“如今不是论这些是非的时候。请你劝劝侯相公,早自为计。” “怎么?”侯方域问,“莫非令亲不准我在南京安身?” “常言道得好:君子不吃眼前亏。侯兄,你还是暂避一避的好。” 这一说,李贞丽先就着慌,“看样子是要动蛮!侯相公,”她很吃力地说,“你听杨老爷的劝吧!” 侯方域恋着香君,实在不愿舍却温柔乡,只是不走又怕连累李家。要走呢,仓促之间,避向何处?却又是一大难题。 当然,杨文骢是早就有盘算的,“侯兄,”他问,“漕抚史道邻,与府上有世谊?” “他是家父门生。” “何不投奔他去?”杨文骢说,“今天会议,史公与马舍舅俱都在座,史公倒是力为老兄分辩,投了他去,可保无虞。” “就不知他寓在何处?” “我知道!”一直不曾开口的苏昆生说,“史公寓在市隐园,等我送了侯相公去。” “那更好不过。”李贞丽回头说道,“香君,快替侯相公收拾行李。” “是!”香君答应着,匆匆入内。 “杨老爷,”李贞丽神色凝重地说,“这桩祸事,都从杨老爷身上而起,也还求杨老爷归结。明日果然派兵来拿人,作何计较?” “贞娘放心!侯公子既然走了,自然一切与你无干!” 听得这话,侯方域最后一丝恋恋不舍之情也割断了。黯然回身,踱向香君的卧室,双栖之处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