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桃花扇 (第22/30页)
清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的要求,遣子先行,作为人质。高杰将信将疑,派人通知许定国来见,许定国托词不来。 “他不来我去!”高杰向河南巡抚越其杰、巡按御史陈潜夫说,“两位跟我一起走。” 陈潜夫是豪杰之士,而且年纪也轻,欣然乐从;越其杰却面有难色——他是马士英的亲戚,衰迈无用,胆小如鼠,听说许定国态度暧昧,生怕此去送死,所以不愿同行。 “你不走怎么办?”高杰很不客气地说,“除非你不当河南巡抚!地方官连自己的地方都不敢去,太不像话了。” 越其杰无奈,只好同行,而另有一个人想跟着去的却去不成,就是侯方域。 “方域兄,你难得回家乡,多陪一陪老太爷。我在睢州总还要住几天,你随后赶来好了。” 侯方域接受了他的好意,也因此逃出来一条命。 既到睢州,许定国不能不出城迎接,也不能不请“爵爷”进城驻节。 “将军,”越其杰悄然相劝,“我看许定国靠不住,还是驻扎在城外的好。” “怕什么?”高杰眼一瞪,“许定国敢拿我怎么样?” 越其杰劝不住,只好跟着进城。许定国在总兵衙门,大张筵宴,找来好些出色妓女,吹弹歌舞,殷勤劝酒。高杰大为高兴。 酒到半酣,方谈正事。“许定国!”他直呼其名,“我派你往许昌、襄城这一带布防,你说,你什么时候开拔?” “爵爷,”许定国迟疑着答道,“起码得半个月以后。” “半个月?为什么要半个月?”高杰大声说道,“早有檄文,叫你预备,你拿我的命令不当回事,是不是?” “我不敢!” “那好,限你三天开拔。”高杰又说,“我听到许多闲话,说你这个、那个。你要表明你的心迹,赶快走!” 许定国以子为质,是件极秘密的事,不想高杰也知道了。许定国暗暗心惊,越发起了戒备之意。一离睢州,说不定被缴了械,性命不保。且莫管他,好歹将他送走了,关紧城门,静待肃亲王兵到,是为上策。 谁知高杰不走,要亲自监督许定国出兵。限期将到,毫无动静,他可忍不住了,将许定国找了来骂:“你什么意思,赖着不走?莫非在等清兵?你不要做梦!有我高杰在,不容你出什么花样!” “哪里,哪里!”许定国惶恐地答道,“我是因为爵爷驻节在此,岂可不伺候。原想恭送爵爷出境,立即开拔,既然如此,明天就走。” 许定国退了出来,召集亲信,秘密布置。最要紧的一步棋,是找一百多名妓女,睢州不足,派人到邻近各地去找。找齐了还得经过一番教导和挑选,第一等的侍奉贵人;第二等的陪伴高杰的宾僚佐属;第三等的招待那五十名亲兵。 “许总兵真够朋友!”高杰的亲兵都这样子说,因为他们每人分配到两名妓女,左拥右抱,跌入从未到过的温柔乡。当然,依红偎翠,酒到杯干,无不大醉。 不醉的是陈潜夫,他心里疑惑,许定国巴结高杰是出于“畏”而非“敬”,对那五十名亲兵亦如此优遇,莫非意存笼络,想利用此辈对高杰有何不利的举动?到得明日,倒要好好查个清楚。 等不到第二天,当夜就有动静。一声炮声,惊醒了陈潜夫,只听呼啸之声,由远而近,似乎发生了兵变。 他这几年都在前线,出生入死不知多少次,心虽疑惧,却还镇静。越其杰却吓坏了,赤脚跳下地来,拉着陈潜夫的衣袖,瑟瑟地发抖,口中只是喊着陈潜夫的别号:“元倩,元倩!” “杰老,你沉住气。看看再说。” 睡在外屋的长随,也都赶了来探问消息、照料。他们要点灯,陈潜夫不许,只命令各自穿着停当,带上武器,准备自卫。然后他跃上墙头去探看究竟。 一看便知不妙,灯笼火把,手持短刀,有二十多个人,直扑中间那座巨宅——高杰的行辕。陈潜夫心想:亲兵呢,怎么一个不见? 这样困惑地想着,突然意会,叫声:“不好!”一翻身跳下地来。 “元倩,元倩,怎么回事?” “杰老,大事不好。不过你不要慌,赶快上马,走!”陈潜夫又说,“噢,官服不能穿!” 越其杰已吓得将要瘫痪了,由他的长随,七手八脚替他脱官服,扶上马,开了后门,由陈潜夫一马当先,从冷僻小巷中曲曲折折绕了过去,在一家大宅门第,停了下来,击着铜环叩门。 应门的是一个白胡老头,拿灯笼一照,赶紧躬身肃客:“原来是陈大人,请,请!” “你家主人呢?” “到浙江衢州避难去了。” “噢,”陈潜夫说,“今天我们要在你这里打搅一宵。你不必照料,也不必声张,只管你自己去睡,我们坐一夜,明天一早就走。” 话虽如此,那老者还是送了茶水来,再三致意,说是家无主人,时世艰难,简慢不周。陈潜夫将他敷衍走了,才告诉越其杰,这家人家姓汤,睢州世家。主人叫汤契祖,豪侠尚义,本来想投到他家,必可得到庇护。如今只好天一亮看情形,分散着混出城去。 “情形不知道怎么样?”越其杰愁眉苦脸地说,“高将军那五十亲兵,能不能保护得了他,大成疑问。” “岂仅成疑问?高将军一定遇害了!那五十亲兵根本就不能抵抗。” “怎么呢?” “你明天看好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