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一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章 (第5/29页)

臣,少则三四,多则七八,并无定额。居首的称为“佩印钥”,意思就是“掌印”。此时佩印钥的总管内务府大臣,是皇帝面前的第一红人,除了内务府归他一把抓以外,还兼任着步军统领。这个职名,俗称“九门提督”,手下有两万精兵,负有保护京城及近畿的重任。
  此人名叫隆科多。顾名便知是满人,其实却是汉人,本姓为佟。
  隆科多的祖父叫佟养正,明末万历年间,官拜辽东总兵。由于他的堂弟佟养性投降了清太祖,而且做了爱新觉罗氏的女婿,因而佟养正受了挟持,终于叛明投清。后随清太祖征辽阳,为毛文龙的部将陈良策设计围捕,佟养正与他的长子佟丰年,一起被杀,次子佟盛年却是逃了出来。
  佟盛年改了满洲名字,叫作佟图赖,他的女儿,就是当今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。皇帝又娶了他的表妹,也就是佟图赖的孙女儿为皇后。佟家姑侄两代为皇后,而佟图赖与他的儿子佟国维,亦两代为“国丈”,贵盛无比。佟家子孙做官的不计其数,号称“佟半朝”。
  不过佟家门第虽盛,富贵有余,论到权势,却只集中于一个人,就是隆科多。
  隆科多是佟图赖次子佟国维的儿子,孝懿皇后的胞弟。他的儿子舜安颜又娶了四阿哥的同母妹,在皇女中排行第九的温宪公主,因此,他跟皇帝是姑表、郎舅,而又为儿女亲家的亲无可亲的至亲。但是,这不是隆科多获蒙宠信的主要原因。
  原来佟氏一门,因为太子不附外家,且受小人包围,渐失父皇眷爱,所以都拥护八阿哥胤禩。太子是佟家的外孙,连他的外祖、舅舅、表兄都不以为他可承大位。在外人看来,自然更要拥护“出身微贱”的八阿哥了。因此,废太子的风潮闹得很厉害,皇帝认为佟家这样的做法,简直是有意挑拨起皇家的骨肉之祸,所以对佟氏一门,大为恼火,包含“国丈”佟国维在内,都受到了严厉的谴责。
  唯有隆科多是例外,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,置身于风潮之外。而皇帝本来是极看顾舅家的,这样隆科多之被重用,亦就是理所必然,势所必然的事了。
  其实隆科多亦非真正的不偏不倚,只是表面上不露声色,暗地里却另有所中意的人。这个人就是四阿哥。
  听到康敬福的报告,隆科多大吃一惊,沉着脸说:“这事瞎说不得!你可曾细细查过?”
  “细细查过!”康敬福答说,“不过,大人,像这样的事,是查不出究竟来的!”
  “混账东西!”隆科多骂道,“既查不出究竟,怎么随便就赖到四阿哥身上?”
  “敬福有几个脑袋敢诬赖四阿哥?是金桂自己说的。”
  “你敢包她不是瞎说?”
  “这,最好请大人当面问她!”
  这是最彻底的办法,隆科多同意了。于是康敬福先派何林去安排,直到入夜人静,方陪着隆科多来到行宫北面菜圃边缘的一座小木屋,传询金桂。
  小木屋中只有一座土炕,一张杂木桌,桌上的烛台却很精致,是临时从他处挪来的,点着粗如儿臂的一支红烛,霞光潋滟,照得小木屋中似有一团喜气。
  等隆科多在土炕上落座,何林拍了两下手掌,随即听得细碎的脚步声,门外出现了两条人影,一名太监将金桂带来了。
  “进来!”隆科多说。
  金桂出现在木屋中了。隆科多一看,打个哆嗦,世间真有这么丑的女人!他实在不想看,然而不看不行。视线由上而下,发觉这金桂除了脸以外,实在很够女人的味道,长身玉立,肌肤丰腴,腰当然很粗,那是因为怀孕的关系,若从比例上去测度,未孕以前应该是很好的身段。
  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  “金桂。”
  “姓呢?”
  “姓李。”
  “哪儿人啊?”
  “直隶。”金桂答说,“记不得是哪一县。”
  “自己的家乡都记不得吗?”隆科多看一看康敬福,意思是她的脑筋恐怕不好,说话就不见得靠得住。
  “她从小就跟着她一个叔叔在外面混,叔叔死的时候她才八九岁,所以记不得家乡。”
  “噢,”隆科多问,“你今年几岁?”
  “二十七。”
  “二十七?”隆科多又转脸问,“不早该放出去了吗?”
  “娘家没有人,也找不到婆家,只好留了下来。这是大人衙门里有案的。”
  “噢!”隆科多问,“她现在干什么?”
  “就在这一带照看打杂,打扫、施肥、种菜,什么粗活都干。人倒是很勤快的。”
  “嗯,嗯!你看看去!”隆科多用嘴向外一努。
  意思是不许闲杂人等接近,康敬福便出了小木屋亲自巡查了一遍,并命何林负责戒备。然后回到隆科多面前复命:“闲人都撵走了。”
  隆科多点点头问金桂:“你说,你肚子里怀的是谁的种?”
  “四阿哥的。”
  听她答得这样子斩钉截铁,隆科多倒困惑了,原来就这片刻工夫,他的心思已有几度反复。起先是将信将疑,因为男女情欲是件无理可喻的事。四阿哥虽然平时很讲究边幅,甚至有点惺惺作态的假道学味道,但一时动情,大了色胆,亦无足为奇。
  及至一看金桂“惨不忍睹”的那副仪容,断然不信四阿哥会“饥不择食”到这样的地步。而金桂居然毫不含糊地指明,岂不可怪?
  想一想不能没有疑问。这得抽丝剥茧,平心静气地问:“你见过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