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桃花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桃花扇 (第18/30页)

的位置,就将不保,因而焦急异常。
  想来想去,只有嘱托刘正宗、李景濂。他将此两人召入内殿,赐座,先做了一番笼络,然后说道:“太子如果是真的,你们拿我做何处置?你们两个人是从前东宫的讲官,务必要仔细辨认!”
  刘正宗和李景濂虽曾做过东宫讲官,但以明朝中叶以后的太子,向来不大读书,所以实际上并未见过太子。只是弘光帝的意思,是很清楚的。刘正宗认为这是升官的大好良机,打定了弄真成假的主意。
  会审那天,大明门前万头攒动,都要一瞻太子的丰采。而太子的容貌,不负小民的期望,口阔面方,目大而圆,身材虽不甚高,但举止神态,别有一种华贵的气度。看起来应当是有福的太平天子,谁知落魄江南,又吃上了官司,所以江宁百姓,无不相顾嗟叹,但愿有见过东宫的官员出头,说一声:是的的确确、一丝不假的真太子!才能大快人心。
  然而从主审的大学士王铎,到面奉谕旨的刘正宗,想法跟堂下恰好相反。使得百姓比较安慰的是,太子还未成阶下囚,东向而坐,接受盘诘。
  “你是什么人?”刘正宗侧眼斜睨,先就做出藐视的神情,“我在东宫当讲官,怎么没有见过你?”
  “你没有见过我,我还没有见过你呢!”太子的词锋,相当犀利,“东宫官属很多,像你这样挂个名的讲官,我哪里认识?”
  刘正宗语塞,这就等于默认了太子的讥嘲。于是堂下哗然。原来刘正宗这个讲官,不但未曾为太子讲过书,而且到不了太子跟前!然则他凭何资格来担当辨认太子真假的重任?
  百姓窃窃私议的声音,使得刘正宗大感窘迫,强自镇定,想出一套旁敲侧击的办法。“你既自称太子,”他问,“对皇亲国戚,自然熟悉?”
  “皇亲国戚甚多,岂能个个熟悉?”
  “嘉定伯见过没有?”
  嘉定伯周奎,是皇后之父,也就是这位太子的外祖父,岂有不熟悉的道理。太子听他这一问,似乎颇为不悦,冷冷地反问一句:“你想呢?我会没有见过?”
  “你见过最好,我问你,”刘正宗厉声问道,“永王、定王何在?”
  永王慈炯、定王慈灿是太子的两个弟弟。据北方来的消息,当李自成破京之日,先帝命两王投嘉定伯周奎家,结果周奎将两王献于清朝。所以刘正宗这样诘问,如果他说不出永王、定王的下落,就可以证明他是假冒无疑。
  太子一听提到他的两个弟弟,顿时愁颜相向,摇摇头说:“下落不明!”
  “何以下落不明?”刘正宗自以为将他问住了,声色俱厉地问,“先帝的处置,你毫无所知,居然冒充太子?”
  “如何说先帝的处置,我毫无所知?”太子用诘责语气答道,“当时先帝命我两个弟弟,分投周、田两皇亲家,内侍领走以后,就阻断了消息。在我来说,自然是下落不明。这话有什么不对?”
  刘正宗再一次语塞,而堂下则隐隐有赞叹之声,似乎对太子理直气壮的答语,颇为欣赏似的。
  “那么,”刘正宗为了镇压浮议流言,特为提高了声音,“驸马都尉王昺,你知道吗?”
  这问到紧要关头上来了,大家都屏声息气地盯着太子。但见他略一沉吟后答道:“是尚延庆公主的王昺吗?”
  “就是!王昺是你的什么人?”
  “曾祖姑丈。”太子很快地回答。
  刘正宗算一算,果然不错。延庆公主是穆宗的小女儿,穆宗生神宗,而神宗是太子的曾祖父,延庆公主就是太子的曾祖姑母,则王昺自是曾祖姑丈。
  行辈虽算对了,但以皇家来说,曾祖姑丈已算很远的亲戚,何以他倒记得清楚,所以刘正宗冷笑一声:“你自己说的,皇亲国戚甚多,哪能个个熟悉。居然倒知道王昺!”
  “我是说不能个个熟悉,并不是说都不熟悉。知道王昺,又何足为奇?”
  “自然有一宗奇事!”刘正宗突然戟指高声,“你是王昺的侄子!”
  太子勃然大怒。“你以为我知道王昺,就是王昺的侄子?你们不是先帝的臣子吗?何以如此翻脸无情!将来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?”他又大声问道,“你不想想,王昺尚延庆公主,去今六七十年,他多大年纪?我多大年纪?我能成为他的侄子吗?”
  这一驳的理由,人人都能明白,因而堂下有公然附和之声。王铎知道这样的场合,众怒难犯,不能硬加弹压,唯有暂时停审。
  马士英得知大明门会审的经过,以及听审百姓的街谈巷议,颇为焦急。太子的神情、举止、语言,处处予人好感。痛悼先帝煤山殉国的一片拳拳忠爱之忱,都寄托在这神俊不凡的少年身上。如果不能找出一个有力的证人,指明这少年是假太子,恐怕会激起民变。
  最糟的是“江淮四镇”,纷纷驰奏,异口同声要求保全太子。百姓不满,可以镇压;手握重兵、列防要地的大将有所主张,就不能等闲视之了。因而连日召集阮大铖他们这班亲信,闭门密议,决定从监狱里请出一个人来帮忙。
  此人就是方拱乾,上江桐城人。“桐城方家”是有名的世族,方拱乾是真正的东宫讲官,随侍太子,朝夕不离,他说真便真,说假便假,真有一言九鼎之重。
  于是马士英上了一道奏疏,建议暂释方拱乾出狱,辨认太子真假。弘光帝自然准奏。
  等方拱乾一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